马云的预言要成真?“尽快买房”还是“再等一等”,2025年房地产市场迎来大转折

2025-03-12

马云曾经说过"未来十年房子都会变成白菜价",当时多少人嗤之以鼻,如今看来却步步应验。李嘉诚也在去年频繁抛售内地房产,这两位商业大佬的举动让普通人心慌意乱:买房到底是现在下手,还是再等等?

科技感大数据企业宣传公众号推图.jpg


最近,房地产税又开始传言要全面推进,社交媒体上一片哀嚎。我一个朋友刚刚背上30年房贷,整天愁眉苦脸地跟我说:"早知如此,何必当初啊!"

每天刷着手机,全是房价暴跌的新闻,从一线城市到县城,几乎无一幸免。政府也是使出浑身解数,首付比例下调、公积金贷款放宽、限购限贷全面松绑...可市场反应呢?冷淡得令人心寒。房价下跌的原因,说白了就是需求和供给的问题,只是现在这个天平彻底倾斜了。

一、最大的问题是人口下降!

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创下历史新低,只有712万,而老龄人口占比已经超过20%。年轻人不结婚、不生孩子,哪来的购房需求?再加上"35岁危机"、"996工作制",年轻人哪有钱买房啊!我堂弟今年32岁,IT行业,月薪两万多,说自己都快"啃老"了,别说买房了。

二、经济增速放缓

GDP增速从前几年的高速增长变成现在的中低速,老百姓的钱包也跟着缩水。疫情后遗症还在持续,企业裁员、减薪的新闻天天见,谁敢轻易背上几百万的房贷?我隔壁的张叔叔就是去年被公司裁员的,结果房贷断供了两个月,差点被银行起诉,着急得头发都白了不少。

三、保障性住房大规模建设

政府计划五年内建造500万套保障房,这些房子价格便宜,品质不差,直接分流了商品房市场。前段时间我去看了一个公租房小区,说实话,比我住的商品房小区还干净整洁!电梯从来不坏,绿化也特别好,让我这个商品房业主情何以堪啊!

四、房产税的到来

虽然一直是"雷声大雨点小",但谁知道2025年会不会真的全面落地?现在很多人持观望态度,就是担心买了房子后又要多一笔支出。有专家预测,房产税如果按1%的税率征收,一套500万的房子每年就要交5万税,这对普通家庭来说绝对不是小数目!

刚需和投资者,怎么选才是明智之举?


如果你是刚需,手里有点钱,真的别再观望了。目前很多城市的首付比例已经降到20%,贷款利率也创了新低。我表妹去年在杭州买了套89平的小两居,首付才60多万,月供6000左右,说自己终于在这个城市有了"根"。

选房子要注意这几点:一定要选交通便利的地段,宁可面积小点;物业一定要好,管理差的小区入住几年就变"鬼城";开发商的口碑很重要,烂尾楼现在可不少见!我一个同事就栽在了一个小开发商手里,房子交付延期两年,装修标准也大打折扣,现在天天在业主群里喊冤。

最重要的是,月供不要超过家庭收入的30%,给自己留条后路。房子是买来住的,不是买来吃土的!

坦白说,现在真不是投资房产的好时机。前几年靠炒房发家的故事已经成为历史。我一个亲戚2020年在三线城市囤了3套房,到现在贬值超过100万,每个月光房贷就要还3万多,压力山大。他现在晚上睡不着觉,整天琢磨着怎么脱手,可市场上买家根本没有,急得直跺脚。

如果你手里有多余的房子,建议尽快出手,别再幻想"反弹"了。拿着现金,总比被套牢强。投资方向可以考虑一下REITs或者其他金融产品,分散风险。

2025年,楼市将迎来真正的拐点


01 楼市大趋势

坦白讲,2025年房地产市场可能迎来真正的拐点。一方面,房地产税试点很可能扩大,甚至全面推行。另一方面,保障性住房会越来越多,彻底改变住房供应结构。老百姓买房的选择更多了,商品房不再是唯一选择。

人口结构变化是不可逆的趋势。我们这代人(80、90后)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批"买房刚需"的人群。再过十年,房子可能真的会像马云说的那样,变成"消费品"而非"投资品"。想想看,我妈妈那一代人,工作几年就能买套房;到了我们这代,拼命干十年甚至更久才能付个首付;等我们的孩子长大,恐怕看房子的眼光会完全不同了。

02 城市分化更加明显

一二线城市因为有产业支撑,人口持续流入,房价可能会企稳,甚至小幅上涨。我一个在深圳的朋友刚刚看了几个新楼盘,说人气还是很旺的,大家挤破头也要在大城市扎根。毕竟优质教育资源、医疗资源、就业机会都在大城市,这点吸引力短期内不会减弱。

但三四线城市和县城,房价下跌已成定局。我老家一个县城的房价,从2019年的6000元/平,跌到现在不到4000元/平,很多小区甚至人去楼空。有些小区晚上灯火通明的窗户寥寥无几,走在楼下感觉像鬼城一样,让人不寒而栗。

买房这事,真的要因人而异。不要人云亦云,也别盲目跟风,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生活需求做决定。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炒的。


阅读10
分享
写评论...